在长宁区政法委协同心灵伙伴面向长宁区居民提供的24小时心理公益热线:021-80110808的来电咨询中,以及心灵伙伴小冤家心理咨询APP的来访者案例中,不乏有父母因与子女沟通不良,亲子关系紧张来寻求帮助的,也有很多青少年学生因与父母、同伴、或老师之间的关系产生困扰来寻求帮助。
人际关系,几乎是心理咨询的永恒议题。
心理学家通过反复的观察和调查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子、夫妻和亲朋好友之间以及你的事业的合作者等关键人际关系的容器,才是人生幸福的最主要的因素。也就是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幸福和成功的基石。
那么,是什么影响着儿童以后的人际关系呢?
依恋关系:所有人际关系的“母本”
发展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通过“陌生情境”的实验研究发现:母子间的依恋质量对儿童以后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下表是四种依恋类型:
依恋理论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从四种依恋类型中儿童的表现,我们能够很清楚地反观,之所以孩子会有如此的表现,与家庭教育中亲近者(尤其父母)的互动方式紧密相关。
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当母亲可以亲近、能够以响应和适宜的方式满足孩子的需要时,他们就会成为安全依恋型。
如果父母之间的教养方式都不一致,对孩子时而热情时而冷淡。那孩子对父母这样的态度和方式会容易感到绝望,为了获得父母的爱,他们要么黏住父母,要么哭闹,如果一切努力都无效的话,他们就会变得愤怒、怨恨。这样的孩子自然就容易形成矛盾型非安全依恋。
如果父母对孩子不敏感,表现消极,很少满足孩子的需求,自己也很少从与孩子的亲密接触中获得乐趣;或者,父母对待孩子过分热情,刺激过度,经常对他们喋喋不休,强行给孩子制造某些需要,让他们不堪其扰。那这样的孩子也自然容易形成回避型非安全依恋。
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度忽视,或者干脆对他们有身体上的虐待,甚至这些父母都患有严重的抑郁、焦虑等情绪类疾病,在这些超级不安全的影响因素下,孩子自然很难形成连贯、稳定的依恋模式,形成混乱依恋型。
所以从安全依恋养成的过程来看,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使儿童觉得自己处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之中,自己得到了家长的积极关注,自己发出的信号得到了家长的响应。儿童正是在与家长的互动中形成了对自己的镜像认识,发现自己是可爱的,或者重不重要的结论。
增进亲子关系,父母可以这样做
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安全的依恋关系,我们应在家庭教育中努力做好如下方面:
第一,要及时满足小孩子各种合理的需要,当孩子发出相关信号时,家长能正确理解,给予敏感的反应。
比如当孩子哭时,养育者能迅速地根据哭声做出判断,尿布湿了?还是想要与人交流?从而采取恰当的行动;孩子有进食的需要时,能合理喂养,让小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食,减少强迫进行;孩子有独立探索的需要,父母少加行为干涉……
第二,多与小孩子身体接触,提供丰富的触觉、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比如拥抱、抚摸、亲吻,以温柔愉快的声音与孩子交谈,并伴以微笑。
第三,保持家长与孩子稳定的抚养关系,不要经常更换养育者;并且养育者对自己的养育方式和行为也要有一个明确的觉察,尽量保持养育的系统性、连贯性和一致性。
特别是主要养育人,尤其是不要突然更换。必须更换时一定要给孩子一个适应过程,且养育方式不要发生太大改变,以免引起孩子过分的焦虑。
第四,家长要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以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而不是把自己的行为习惯强加给儿童。大人应该经常关心孩子在做什么?要做什么?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安排孩子的生活。
第五,对家长本身的特质,也应该有一定的要求,就是家长安全依恋感的人。如若不是,要对自己的心理成长有一定的认识和渴求。更何况,不安全依恋者的人格特质,也很容易使得养育过程向非安全依恋模式发展。
家庭教育中,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需要父母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养育水平,向家庭教育专家、亲子教育专家、及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长宁区政法委协同心灵伙伴,向长宁区提供心理公益平台——24小时心理公益热线:021-80110808,小冤家心理咨询APP,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专家及亲子教育专家,在线免费向父母提供0-18岁青少年家庭教育指导,与父母一起制定个性化养育方案,科学养育孩子,做智慧父母。
扫描下图中二维码,下载小冤家APP,选择家长角色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