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灵伙伴相关产品服务助力健康中国的几个策略
一)预防是健康中国行动的策略与方针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刘霞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本次健康中国行动凸显了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工作方针。
总结:心灵伙伴的心理预防云平台正是基于这个核心理念,并建立了发展性预防、一般性预防、指示性预防、选择性预防为核心的分层四步预防理论模型及相应的工具策略,形成了多工具、多角色、多层次的预防云平台。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素养?为什么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主要是增强心理健康技能?
中科院心理所副所长陈雪峰
1、心理健康素养的内涵指的是内心能够帮助我们去认识、应对和预防心理问题的一些相关知识和信念。我们一个人既掌握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也有促进自己心理健康的意识,而且也知道怎么去促进自己心理健康,懂得这方面的技能,这三个要素加在一起构成了心理健康素养一个完整的内涵。
2、心理健康素养调查是通过一套心理健康素养的问卷。这套问卷的三个部分和我前面强调的知识、意识、技能三个部分是对应的,它测查的内容更全面一些,比如:
(1)心理健康知识还包括对心理问题怎么去识别、预防、应对,还有一些心理危机干预的知识,儿童心理健康的知识,基本的知识和原理。
(2)心理健康的意识就是说我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3)心理健康促进的技能主要侧重在我们的情绪调节技能方面
这是心理健康素养应该怎么测查。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出了“心理健康素养十条”,就是基于这次调查的结果,把最希望大家关注的十条做了一个广泛的宣传。
3、心理健康素养的知识、意识、技能和心理健康的水平关系有点不太一样。我们的调查发现,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相关,就是说我们掌握很多心理健康知识,不代表我们心理健康水平就好,反倒是心理健康的技能和心理健康的水平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在进行心理学的科学知识普及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技能的传播。
总结:心理健康素养是我们常用的心理素质、心理韧性、心理弹性、心理灵活性等相关指标的延展,这个概念的提出与临床心理学发展的前沿技术相关,包括:认知行为训练技术,特别是其中涉及到的知识、认知、信念、意识等都具有临床心理学的含义,技能是包含CBT、ACT、DBT、正念冥想等技能训练。心灵伙伴开发的心理课程云平台, c--CBT自我疗愈计算机化认知行为训练系统、正念冥想训练引导系统均可以起到相关作用。
三)如何发现未成年人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异常行为追踪分析系统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
从专业角度看,怎么样发现未成年人有没有问题,我们有一个标准,某个青少年情绪、行为突然发生了变化,就有可能有问题。比如这个孩子原来学习成绩很好,突然变得很差了,或者这个孩子原来和父母朋友交往很正常,突然不交往、不说话了,依据这个标准,情感突然变得和原来不一样,我们怀疑是有问题的,这是外在观察的角度。
从生理角度来说,他原来吃饭很好,最近突然变得不爱吃饭了,或者变得吃的很多了,可能预示着他有问题。这需要家长、老师进一步了解沟通,把常见的、简单的小问题解决,比如聊一聊,沟通一下。如果稍微复杂一点,就需要找专业的医生或者心理治疗师来帮助。
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是否能适应所在的环境,如果青少年对学校环境不适应,或者他对夏令营的环境不适应,可能预示着青少年有问题,这是一个简单科学的识别办法。如果发生改变了,是不是真的有问题,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了解。从青少年的情绪、行为上,我们是可以观察到他的变化的。
总结:心灵伙伴的学生异常行为处置记录模块APP(亦即:心理危机敏感因子跟踪预警系统)从手机移动端智能化、系统化解决了以上问题。
四)心理健康的守门人
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杨甫德
民法总则规定,8岁以下的孩子是法定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8岁-18岁是限定民事行为能力人。第一是他可以做到自我评估的,孩子的很多问题他是知道的。第二是周围人能够观察到,第三是社会层面一定要培养心理健康的“守门人”,无论是学校、家长、幼儿园、单位,都应该有心理健康“守门人”,能够及时观察发现可能存在问题的人。我们不仅要发现,还需要及时去进行调试和干预,而不是等到发展成疾病后再带他去看病,要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是可以有效应对,及时化解的。
总结:杨院长提出的两个及时,是目前现实工作中的难点,心灵伙伴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的技术打造的心理云平台,是目前可以大规模、及时性使用的具有“观察发现、调试、干预”三大功能的孩子们心理健康的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