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MATE心灵伙伴

家庭or战场 | 亲子间如何交流才能避免家庭火药桶

时间:2020-07-27 17:27:04 访客人数:1123 分类:集团动态 来源:原创 发布者:管理员

 

       暑假来临,学生们欢欣鼓舞,家长们却为假期期间的亲子沟通忧心忡忡。平日里孩子功课繁重,亲子间倒还相安无事;原本想趁着假期跟孩子多交流交流感情,可还没说两句家里就火星四溅,一个不小心就要爆炸。

炸药桶.jpg

       为什么家里会变成对抗的战场?为什么孩子不能心平气和地说话?我该怎样才能让孩子听我的?在回答这些问题前,我们先来看几个也许会令家长感到似曾相识地情境。


       情境1

       孩子在卧室里网络聊天,家长准备好晚餐喊吃饭,孩子应了一声:“马上就来。”漫长的10分钟之后,家长终于忍不住,推开房门催促:“怎么还不吃饭,吃完了不能聊吗?”原本是怕孩子饿着,没想到孩子却发脾气,责问家长不敲门就进自己房间。

发脾气.jpg

       

       情境2:

       下班回家后,家长躺在客厅沙发,开着手机外放看视频。原本在书房学习的孩子突然说学累了,要出去玩一会。家长觉得孩子学习不专心,坐不了多久就想出去玩。没想到孩子反唇相讥:“你自己每天回家就刷抖音,还好意思说我不学习?”


       情境3:

       琼瑶在《一帘幽梦》描写了一段有趣的情节。紫菱出去玩了一天,一回家就被妈妈迎头痛骂,原来家里托关系查到她高考落榜了。在妈妈的责骂声中,紫菱默默走到楼上自己的房间。妈妈对她的默不作声更加气愤,便追上去说到:“考不上大学你一点歉意都没有,说你一句不高兴,扭头就走人。”没想到紫菱回嘴说:“我上楼来,并不是没有歉意,不是任性,是因为我无地自容啊。”

 

       以上3个情境虽然是虚构的,却都反映出一些家长与孩子在交流中的冲突,这些冲突常常也是导致现实中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

 

       个体化要求与边界模糊的冲突

       精神分析学家兰克认为人格发展就是不断与周围环境分离的过程。每一次分离都赋予个体更大的自主性,将Ta塑造地更与众不同。中学阶段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试图回答“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在对“自我”定义的要求下,他们自发地与家庭分离,希望拥有个人的空间、时间和选择。

人际边界.jpg

       可在我们的文化中,代际边界模糊,个体化要求不被尊重。有位爸爸说:“我儿子一定得考到北京,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房子卖了供他首付。”家长的生活品质为孩子牺牲,而孩子的选择也只能是家长意志的延申。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中,恐怕双方都感受到很大压力。


       如果家长总发现明明是为了孩子好Ta却不领情,怀疑孩子是不是不知好歹。也许您可以思考一下,是否在在亲子关系中边界不清晰,自己过多地替孩子判断Ta需要什么。建议您不必太过照顾孩子的生活,而是注重营造自由的氛围,让孩子学会发现、表达和管理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主动做好分化,尊重孩子的私密空间,也逐步引导孩子自主选择并承担责任。

 

       严格要求与缺乏以身作则的冲突

       根据观察学习理论,儿童和青少年会直接模仿成人的行为。当不断观察到成人的一种行为,即便告诫他们不能这样做甚至施加惩罚,对行为的阻止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模仿对象,因为在亲子之间存在更深刻的依恋和信任,孩子会对父母产生认同。无论承认与否,他们都会下意识地按照父母的生活方式组织自己的生活。


       情境2其实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案例。现实中女儿没有回怼,但她向笔者抱怨,她觉得爸爸就是“双标”,不仅做不到严于律己,还一边说要她好好学习,一边连起码的安静环境都不肯创造。


       对家长而言,工作辛苦,回家难免想要放松一下。可是自己的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有些地方还是需要有所约束。要求孩子保持规律生活时,也许可以在周末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提醒孩子不要沉迷游戏时,也许可以自己也少玩些手机;催促孩子学习时,即便自己没有精力读书,也可以尽量做到少去干扰。毕竟,以身作则才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

以身作则.jpg

       理解的渴望与敌意的冲突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中,一旦人们满足了生理和安全,必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比如爱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而这两种需要都与“理解”密切相关。所以在任何一段亲密关系中双方都渴望被理解,也渴望理解对方,家长与孩子当然也一样。


       然而在实际的亲子交流中,双方却可能都忘记沟通是为了相互理解,反而不知不觉地预设了敌意,于是对方的一切反应都是错误,就像紫菱羞愧时妈妈却认为她在耍脾气一样。当孩子发现自己怎么都不对,总是无法被理解,就可能放弃沟通,选择用沉默或者彻底对抗来应对批评。


       家长的要求与孩子的愿望一定有产生矛盾的时候,可这并非无法应对的事情。有位朋友说,虽然她知道父母在教育上有很多不妥,却从未感到父母伤害过自己。因为她脑海中有个场景印象太深:小时候妈妈觉得她有个习惯不好,一定要她改,不然不让吃饭。结果看到她委屈的样子,妈妈先心疼地哭了。她常回忆起这个画面,所以她相信父母理解她的感受,而她也理解了父母的要求。


       面对成长中的问题,家长与孩子是合作者而非对抗者。如果家长能够耐下心先听听孩子,避免被敌意所误导;也能批评时不忘告诉孩子:“我很担心你,所以我要提出这样的要求。”那么亲子间的沟通也许就能流畅很多。

拥抱.jpg

       亲子关系是一场持久地修炼,考验着家长的智慧、耐心和勇气。心灵伙伴针对家长在孩子心理教育上的需要,推出家长课堂,为家长提供最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服务。心灵伙伴家长课堂具有5大亮点:


       模块分类,针对需求学习

       家长课堂的知识内容分为四大模块。“学霸养成”聚焦孩子学业困难背后的心理动因,“社交高手”涉及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关爱天使”解读孩子的不良情绪,“自知达人”帮助家长自我成长,更好地应对家庭和教育中产生的问题。家长可以根据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模块学习。

四大模块.jpg

       语音授课,减轻认知负担

       所有讲师均由国家二级咨询师担任,他们将相关知识点拆解分析,录制成便于理解的讲课音频。想要了解儿童和青少年心理的家长不必再去阅读艰深晦涩的心理学著作,只需在闲暇时听听课,跟随咨询师的讲解,就能掌握相关知识。

语音授课.jpg

       在线讨论,即时答疑解惑

       家长课堂不仅提供丰富的授课音频,也支持家长在线即时学习。在授课过程中随时提问,咨询师就能根据问题提供个性化解答,更贴合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

高频更新,聚焦热点问题。


       讲师们每周都会根据往期内容反馈,结合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况的阶段化改变,录制最新课程内容。内容素材新,更新速度块,最有效地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出反馈,帮助家长迅速应对孩子当前的情况。


       系统联动,支持来电倾诉

       心灵伙伴家长课堂与小冤家倾诉系统共享同一个APP平台。通过APP家长不仅能够自我学习,提高对孩子心理教育问题的应对能力,还能在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情况是,直接通过倾诉系统与咨询师通话,获得专业帮助,共同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小冤家.jpg

       扫码下载小冤家APP,立刻进入家长课堂学习吧。希望每一段亲子关系都能在成长中走向彼此间的谅解。

小冤家.jpg


时间:2020-07-27 17:27:04 访客人数:1123 分类:集团动态 来源:原创 发布者:管理员

最新资讯